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

【恭喜發財!】春天好個練拳天 ─ 漫談道家傳統太極拳


放了一個長長的年假,大家應該都充飽電了吧!
今年恰是蛇年,在民間傳統的觀念中,蛇會冬眠、蛻皮,象徵重生。所以,今年正是做出改變、重獲新生的時刻!

鄭曼青先生曾說:「太極拳是換骨金丹。」對於想要改善健康,或是想學習太極拳的人來說,這就是無上的好時機了。
要金丹換骨,最直接的方法,莫過於來學拳。


如果時間充裕,其實我也喜歡在新店市公所站下車,散步15分鐘過去,中華路旁一整路的楓樹,夏天正好遮陽。(是說晚上的課,也沒太陽好遮就是了)

就道家的看法,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人的血氣與大宇宙的元炁相感應,有其運行的法則。自來醫道同源,從這個角度出發而發展的醫術,就是傳統的漢醫。而從這個源頭向導引、手搏(即武術)發展,最後的結晶,就是太極拳。所以,太極拳「近於道,游於藝」,藉由導引行氣,開發人體潛能,退而能強身或為技擊之術以自保,進而為藉以入道的法門。
太極拳博大精深,應非成於一時、一地。傳說中宋末張三丰手創太極拳,也許是類似孔子整理易經之學;張三丰祖師可能是前人的成果之大成者,但要在一人之手創作這門學問,機會應該不大。

例如,東漢華佗曾作五禽戲,後人皆謂隨著華佗死於曹操之手而失傳。但,華佗的五禽戲事實上並未失傳,而是保存於太極拳的拳架之中。

五禽戲包含熊、虎、鹿、猿、鳥五式,分別為熊經、虎式、鹿捷、倒攆猴、鳥申,這些動作。我的師爺鄭曼青先生,在1974(民63年)12月16日發表的文章〈漫談五禽戲之熊經〉中有所闡述。


吳國忠老師說:太極拳,所有的功夫都在拳架裡。在道家傳統太極拳的築基過程中,拳架當然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。我們學拳,可不是一式一式學的,而是老師一動一動的捏出來的!每個動作,都有特別的要領和內涵。但是一套拳架,涵容了數千年先賢的智慧結晶,對學拳者而言,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,只覺目不暇給,也不知自己學了多少,或漏掉了多少。

為了在探索道家傳統太極拳的過程中打好基礎,免得在深奧幽玄的路上迷途,在學習過程中,我們會花相當多的時間探討基礎功法。
姑不論武林中的楊、左之爭,事實上,要把太極拳練好,把一些基要的功法獨立出來單練,本就是拳藝精進的不二法門。前人歷代傳承下來的功法,現在都原原本本的在我們道場中繼續傳承。

在社大道家傳統太極拳課程中的「太極運動十三式」,大部份的動作,其實就是吳國忠老師對道家傳統太極拳的基礎功法之彙整。若您看過崇光社大道家傳統太極拳的課程大綱,就會知道在一期課程中,我們至少會介紹到「九變九是歸元法」。
節錄《力與美雜誌》太極運動十三式(吳國忠老師著)片段



總之為自己做出改變!來練拳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