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

熊經鳥申,為壽而已矣 ─ 熊經動作

明天就是一年一度集訓的大日子了,接下來要在道場度過三天團體生活。在出發之前,先把熊經的初步介紹完成吧。


熊經之名,出於莊子刻意篇:「吹呴呼吸,吐故納新,熊經鳥申,為壽而已矣。此導引之士,養形之人,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。」可見熊經是上古養生功法,在莊子的時代,已經為人所熟知。

如此珍貴的養生功法,怎可失之交臂?

兩腳與肩同寬,平行站好,膝蓋保持微微彎曲,不可打直。雙手抱圓,然後請參考以下影片中的動作。



動作當中,記得提醒自己:全身盡量放輕鬆,呼吸自然舒服為上,姿勢不要太低,旋轉角度也不在多,若是姿勢太低,旋得太多,反而對膝蓋不好。重點在輕鬆自然,要練得舒服,不要越練越不舒服啊。

詳細的說明,請參考吳國忠老師的太極拳道幾

以上。





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熊經簡介


熊經,是道家傳統太極拳最基本的功法之一,可以說是具體而微的太極拳動作模式。太極拳的所有要領,都可以落實在熊經的練習上。換言之,熊經動作的原則,也就是太極拳的動作原則。所以,熊經一定要多練。
以下是鄭曼青先生對熊經的介紹,請各位同好參考。
分段照原作,就是幾乎沒有分段。不習慣讀古文的,就把我師爺的這篇文章當成古文入門好了,多讀幾次,一定看得懂。


因影印再影印而模糊的剪報



漫談五禽戲之熊經 鄭曼髯

東漢華佗,字元化,人稱為神醫。創五禽戲,為袪病強身法,乃良醫醫未病之妙用也。初見於莊子刻意篇,引上古之尚氣者,曰熊經鳥申。釋者謂熊能上樹,曰經。錯矣!經則常也,以熊終日搖擺腰膂,是為熊經。又釋鳥申為頻呻,亦錯矣。申即屈伸也,以鳥之伸其翅與足也。旋又見熊經鴟顧,此有進於熊經之說,以熊經時,乃垂頭擺腰,加以鴟顧者,乃平視也。華元化,蓋善於養形,而能袪病,惜乎年將百齡,而為曹操所殺。創五禽戲,即本熊經之意,曰熊,曰虎,曰鹿,曰猿,曰鳥。古即以一禽字,包舉為禽獸也。其運動之主旨,得最警策者六字,曰:能使穀氣得消。吾國五千年來,乃尚穀氣養人,豈淺陋者所能知也。視今之所謂營養者,正相反,不知何臟何腑,需要營養,多至大病殺人,飛蛾撲火,亦自取之,不忍言也。然五禽戲之妙法,失傳已久。惟其所謂致汗出二字,夏日炎熱,微汗則可,秋收冬藏,運動至背與額,覺微有芒刺象,便止,不使汗出也。五禽戲,余補作之何難。不過自張三丰,倡太極拳後之今日,其理論至為精密,意義亦甚深奧,決非其他運動可及。五禽戲之不逮,亦已遠矣。惟太極拳,確能行運而後動之妙趣,尚氣導引之上乘也。非張真人造詣功深,安能及此。余今欲與老病及羸弱者,傳一熊經之戲,至簡至易之上古妙法,豈只袪病延年,反弱為強而已,進而求自衛,與臻上壽之方,垂手可得。茲略繫以簡介數言,倘能持之以恆,得能以運氣百日,自見其病體與羸軀,必有顯著之進境,一切疑難之症,無足慮也。此真強身之寶筏,非瓦釜之作雷鳴可比,且行熊經一戲,
可兼得鴟顧,及五禽之戲,與太極拳之妙用。萬金易得,一法難求。勿自交臂失之,致使數十寒暑,匆匆付與東流也。附述熊經必須注意者,三點如下:
一、熊經乃熊之經常作動,向左右捩轉腰膂不息,人須早晚飯後半小時行之,體弱者,可自二百動開始行之,或三百動,每隔五日或七日,遞加五動或十動。只許加,而不許減。故宜緩進,不宜欲速。加至十分鐘,或最高至十五分鐘,不加矣,必須求適意,以輕鬆愉快為得也。
二、行熊經時,不可如熊之垂頭,乃兼有鴟顧,求平視,頭不許動,隨身與腰轉捩。即太極拳所謂,虛靈頂勁,尾閭中正神貫頂。
三、熊經須如太極拳,要虛實分清,重如山岳,輕似鴻毛。譬如腰左轉,重心全在左腿,重如山岳。右腿,則輕似鴻毛矣。右轉亦如之,如此而已。
茍能如上述三點要訣,則金雞獨立穩矣,倒攆猴,不讓靈猿之進退矣。抱虎歸山,便如虎虎之有聲矣。左右顧盼,斜飛勢,必捷於鹿矣。而五禽與太極,則一戲乃兼得之矣。惟行之者,務須注意,以心與氣相守丹田,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,猶須足心塌地耳。
平移與旋轉要分清


請先用這張示意圖將就一下。對不起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