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華岡國術社太極組招新表演
華岡國術社(註1)滿五十歲了!我目前擔任華岡國術社太極組的指導教練,正逢其時,受紀念特刊的主編同學囑託,要寫一篇感言。華岡國術社的歷史長河,該從何處說起?
在民國64年(1975)之前,早期的華岡國術社,也曾經延請過不同的老師上山指導。當時上山交通不易,因此教練屢經更換。在吳國忠 老師接下教席之前,是由本門某位師伯指導華岡國術社。後來因緣際會,在社上師兄參加中華民國國術會舉辦的推手比賽時(1975舉辦),才與吳國忠 老師結下師生的緣分。
在早期文獻中看到,社上師兄那天在推手比賽的賽場上,全軍覆沒,早早就在場邊休息。此時吳國忠 老師主動上前關懷,並傳授幾手功夫,讓組上師兄們非常感動,於是便興起了延請老師上山教拳的想法。
老師後來提到這件事,對我們說:因為鄭曼青師爺是中國文化大學創校時的贊助人,並且是文大的永久教授,老師當年也曾陪著師爺上山講課。那次比賽老師擔任裁判,看到華岡國術社有來參賽,非常高興,當然應該多關心一點。
這就是命運的相逢。
老師當時四十開外,正當壯年,剛接下傳道的使命。又見太極組學長們一片赤誠,有心求教,於是老師便慨然允諾,每週上山,把太極拳的種子,播在華岡國術社這一方園地裡。
華岡國術社的聘函,現在還珍藏在老師家中
這時正值 老師傳道生涯的初期,老師與太極組學長姊們也培養出了深厚的感情。想起老師仙逝之前,在神龍山莊最後一次上課,照舊還是談到上山帶文大太極組師兄姊練拳時的趣事(彭喜豪師兄央求老師用內功打他,於是…),可見老師與華岡國術社的連結深刻。
老師一向提倡「太極生活化,生活太極化」,學太極拳,就要把拳理應用在生活中。師兄姊們有緣親炙大師春風化雨,拳練好了,待人處世也成功了,社上一時人才輩出,當時曾擔任社長的李志勇師兄後來成為文大哲學系的教授;鄭進練師兄則是參與台灣資策會的資訊界元老,為台灣的科技化扮演推手角色;在公家法務部門服務的張祖寬師兄;以及移民紐西蘭,在異鄉傳道的陳憲昭師兄…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,眾位大師兄們終身練習本門拳藝不輟,到現在功力越見精純,值得我們後生小輩們學習。
在老師親自上山授拳的這段期間,正好有機會受邀訪問日本富山自衛隊特種基地,與自衛隊空手道、柔道、劍道高手過招,技驚東瀛;民國68年又技服來台挑戰的紐約州警察局武術總教練馬佛仁。經媒體批露之後,頓時求學者絡繹於途,當時文大的學長姊們,每週排班,到山下幫忙擔任助教,也是老師津津樂道的太極組逸事之一。
但因老師海內外傳道教拳責任日益繁重,漸漸不克親自上山,於是在民國70年代,就把上山教拳的任務,交棒給鄭根堅師兄了。
我是在民國78年(1989)進入太極組的。剛上大學的我,正苦於胸腔的舊傷導致呼吸鬱悶不暢,中、西醫師束手。聽說練太極拳可以健身,於是主動尋訪華岡國術社,發現有太極拳,便報名了。原本是死馬當活馬醫,當作沒有辦法中的辦法,沒想到剛練半學期,在期中考前就把呼吸鬱悶的老毛病給練好了。這麼好的功夫,當然要深入鑽研。一轉眼,已經快三十個年頭了。
根堅師兄對太極拳滿腔熱血,我們學生也求知若渴,社團活動時間越拉越長,曾經創下社課在大仁館上到深夜11點多的紀錄。後來大仁館的榮民伯伯也習慣了,會幫我們留下一扇門不關,等我們下課出門,榮民伯伯再來鎖門。
記得當時翁朝彥師兄、馮天驥師兄也曾上山代課授拳。可見當時的神龍武道館(神龍山莊前身),是很看重華岡國術社的。
民國79年暑訓22代同學合照
山中無甲子,寒盡不知年。大學生活多采多姿,上課、讀書、談戀愛、舞會、聯誼、登山、夜遊、下山逛士林夜市、吃火鍋、玩電動…之外,身為太極組的一員,多練拳沒事,沒事多練拳,我每天吃完晚飯,都會到大莊館找我們這代的組長謝昭賢推推手、練練拳。當時知道的拳理不多,沒有負擔,每天都玩得很盡興。
平時是師兄們上山教導我們,假日時,就換我們這些大孩子下山去玩了:在復興南路神龍武道館整理資料之後聽吳國忠 老師講故事;在國父紀念館聽沈伯賢、高潤吾等師叔們講說拳理;接受翁德聲師兄、莊錦亮師兄...等師兄們指點的景象,在腦海中記憶依然鮮明。常常下山的老咖,是19代的楊富田師兄、吳嘉淳師兄;20代的丁任易師兄、21代的吳明峰師兄、還有我們22代的幾個老班底:我、黃怡之、謝昭賢、林政宏、吳岳勳。
1989在復興南路12樓神龍武道館
太極組成員與老師合影
師兄們對太極組的同學幾乎是有求必應,想體驗發勁,就讓我們滿天飛。想碰到師兄一下,門都沒有。在老師、師叔以及眾多年長我們許多的大師兄們的照料之下,我們的拳藝就這麼一點一滴地,隨著歲月慢慢成長。
為了練拳常往山下跑的世代,除了19代到22代之外,23代的阿福(徐正福)和老董(董致遠)也跟著跑。當時大家一見面就玩對練,推手發勁玩得熟透,到山下與資深道館師兄們練習時,打下了不錯的口碑。有很長一段時間,在神龍門下說到「文大太極組」時,都不忘加一句:「他們是科班出身」。我們也以身為華岡國術社太極組的一份子為榮。
周日到國父紀念館練拳合照
(後排中:翁德聲師兄、黑髮的莊錦亮師兄)
(後排中:翁德聲師兄、黑髮的莊錦亮師兄)
在世紀交替之際,根堅師兄移民美國,太極組進入了青黃不接的階段。道場的師兄們事業成功,分身乏術,一時無人接替太極組教席,於是由第十九代組長楊富田師兄一肩扛起教拳之責。當師兄工作忙碌的時候,也安排了我們這群老骨頭輪流上陣。
民國89年太極組教練班表
過了數年,在楊師兄南下雲林老家之後,就只剩下我和27代林邦驥(註)兩個人,有空就上山看看組上練習的狀況,大部分時間都是同學們自己琢磨。我也徵得老師同意,爭取到太極組同學下山到古亭國小練習場練拳,學生特惠價:免費,的太極組專屬福利。這段時間太極組雖然慘澹經營,也培養出了李泰鋒、何福恆、黃逸豪、吳裕明、胖胖、盧思作、鄭隆憲、莊益盛…等人才,目前正是社會上的青年中堅。
這個階段,一直到我在2013年接下太極組的指導之責才結束。在老師的首肯之下,我整理了功法、拳法的教學口訣,讓組長可以無痛教拳;以及每學期發給學習紀錄表,希望能夠在有系統整理之下,有助於太極組新世代的學習。雖然每周上山路途遙遠,但我自己,不也是在眾多神龍前輩的照顧下成長的嗎?況且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」,這段時間以來,同學們都能樂在其中,共同享受太極拳妝點人生的色彩,是我回到太極組教拳最開心的事。
華岡國術社一開始是以太極拳為主,至民國62年設少林組,而分少林與太極兩組。少林組以陳清河老師的長洪武術為本;而太極組傳承的,是由鄭曼青師爺、吳國忠老師一脈相傳的道家傳統太極拳功法、拳法和劍法。
華岡國術社有緣在陽明山中傳道五十年,當然要繼續廣結善緣。
華岡國術五十年,太極組與少林組就像華岡國術社大家庭中的兄弟同心,根基深厚,開枝散葉。期許每一位社員,不論身處何處,勿忘學拳的初心,記得年少時「振衣千仞崗,濯足萬里流」的豪情。展望未來,讓我們迎接下一個五十年!
2017華岡國術社太極組招新表演
(註1)華岡國術社,就是中國文化大學的國術社,以大學所在的地名:「華岡」命名。並不是華岡藝校的國術社喔。
(註2)林邦驥目前是至簡內家武藝的創辦人,提倡三拳合一。
歷史需要傳承,武術需要發揚,結緣師生,健心健身!
回覆刪除